下肢不寧症候群
前言:
下肢不寧症候群(Restless Legs Syndrome, RLS),顧名思義,就是在休息靜止狀態時,下肢不能寧靜下來.此症候群在血液透析病患並不算少見,根據統計其發生率約為20至40%,對需靜靜躺臥接受血透透析的病患來說,這是一種極其痛苦的經驗.同時它也是透析病患夜間失眠的最大主因.
症狀:
RLS好發於下肢,但偶而也會出現在上肢.通常是在靜止休息或臥躺時,下肢會出現一種強烈的酸煩感,以致被迫需要不停的踢動雙腿,來取得短暫片刻的紓解.由於這種症候群並不會出現過於強烈的疼痛,也不以典型客觀的症狀出現,因此經常被忽略診斷.
診斷:
根據國際下肢不寧症候群研究小組(IRLSSG)在2011年修正的診斷標準,需完全符合以下五項情況,才能被診斷為RLS:
(1).想踢腿的衝動,通常(但不是絕對)伴隨有雙腿不舒服或不愉快的感覺.
(2).想踢腿的衝動或任何相隨的不舒服感覺,通常是在休息或沒有活動時(如臥躺或靜坐時)開始發生或加劇.
(3).想踢腿的衝動或任何相隨的不舒服感覺,可因活動(如踢腿,伸展或走動)或至少活動持續時可獲得完全或部份紓解.
(4).在休息或沒有活動時的想踢腿衝動或任何相隨的不舒服感覺,通常只在晚間或夜間發生或加劇.
(5).上述情形的發生,不能視為是其他病態或行為狀況(如肌肉疼痛,靜脈阻塞,下肢水腫,關節炎,下肢抽筋,姿位性不適,及習慣性腳撲動)的原
發症狀.
原因:
造成下肢不寧症候群(RLS)的原因仍有待確認.神經生理學研究認為是起源於腦部皮質下的網狀神經元細胞族群;而藥理學研究則有證據顯示RLS的病理與中樞神經系統的多巴胺及鴉片系統有關.RLS與尿毒症或血液透析病患的病理生理關係目前尚不甚清楚,但普遍認為其與患者的貧血,血清鐵蛋白(ferritin)值偏低,血清副甲狀腺素(iPTH)過低,透析不足等有關.
一般療法:
(1).注射足夠的紅血球生成素(EPO)以治療貧血.
(2).補充鐵劑以維持足夠的血清鐵蛋白值.
(3).確保尿毒素及水份的清除徹底.
(4).避免會增加症狀的藥物,如:三環抑鬱劑,鋰鹽,抗精神藥物及咖啡等.
藥物治療:
(1).先以benzodiazepines類做為基礎初步治療:
睡前給予Clonazepam (Rivotril) 0.5-2.0 mg或
睡前給予Temazepam (Restoril) 7.5-3.0 mg qhs或
睡前給予Triazolam (Halcion) 0.125-0.5 mg qhs.
(2).Benzodiazepines無效時,可再試以多巴胺作用劑(dopaminergic agents):
(a).Carbidopa-Levodopa(Sinemet):
一般處方:12.5/50至75/300mg睡前至整夜分多次服用.
持續釋放處方:25/100至100/400mg睡前至整夜分多次服用.
(b).Pergolide(Permax):
睡前0.1至1.0mg.
(c).Bromocriptine(Parlodel):
睡前2.5至20mg.
(3).Gabapentin(Neurontin):
為新一代抗痙攣及癲癇藥物,開始劑量為100mg qod,然後再慢慢滴定至最大
劑量100至300mg tid.
(4).Clonidine(Catapress):
為一中樞交感神經阻斷劑,於睡前給予0.1至1.0mg.
(5).病情頑固或嚴重患者可試以類鴉片藥物:
(a).Propoxyphene:需要時以130至520mg分多次服用.
(b).Codepine: 15至120mg 分多次服用.
(c).Oxycodone: 5至20mg 分多次服用.
(d).Methadone: 5至30mg 分多次服用.